台灣常見的漂綠笑話是,僅辦公室使用綠電就宣稱品牌已達成綠電目標。shutterstock 歐盟在今年初終於對漂綠亂象投下震撼彈,歐洲議會以 593 票贊成、21 票反對壓倒性一致通過反漂綠法令(Anti-Greenwashing Directive),全力保護消費者不再被綠色行銷術語或不具第三方公平驗證的產品訊息所誤導,並協助人們做出正確的購買選擇,同時歐盟成員國必須在2026年以前將此指令轉化為國家法律。
從2019年H&M「Conscious」系列,企圖陳述服裝以回收材料製成,但其實僅佔整個系列的一小部分,被控訴誤導消費者,到近期奧地利航空宣稱使用「永續航空燃料」(SAF),已實踐「碳中和飛行」而被奧地利消費者協會提告並受罰。
台灣常見的漂綠笑話則是產品製程不用綠電,僅辦公室使用綠電就宣稱品牌已達成綠電目標;美妝品牌也常在店面發起瓶身回收活動,但架上產品不是用回收再製的瓶身,卻大肆宣稱自己是對「環境友善」的品牌。
根據研究,目前歐盟流通的230個永續標章中,有53.3%的環境友善承諾內容是模糊具誤導性或透明度差異很大,更有40%缺乏證據支持。因此,為了幫助消費者獲得更全面且清楚的資訊,歐盟委員會發布一項「綠色聲明指令(Green Claims Directive)」草案,詳細規範企業如何宣稱產品與服務,如果無法具備公信力的環境數據證明,就不得使用模糊空泛的聲明,例如「環境友善」「天然」「氣候中和」「生物可分解」「生態友善」等行銷文字。
圖/環保團體要求各國加緊行動,不要空談。UNFCCC臉書提供
近年欣見許多品牌紛紛獲得B型企業認證。該認證有著良好的立意基礎,鼓勵企業營運除了追求股東的利益,也必須同時關心社區經營、環境友善、公司治理、員工照顧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共享。
不過,最近社會上開始出現一些問號,例如審核B型企業的國際機構成員是誰?他們具備公信力嗎?再者,也陸續發現有些企業可能僅將社會和環境目標作為品牌宣傳手段,實際上尚未真正履行承諾。
此外,當企業的社會與環境利益需要科學數據評估時,B型企業能否與時俱進,將聯合國最新公布的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納入企業運營架構?在歐盟嚴格要求具備公正的環境數據證明始得宣稱「環境友善」的情況下,B型企業必須可以提出真正「零環境衝擊」的第三方產品與服務認證。
在2024年全球風險報告中指出,未來唯有數據力愈堅實穩固、公正性愈可受公評的組織與群體,才能在市場上斬獲契機。因此,我期待B型企業在既有的良善基礎之上,可以更邁開大步,積極取得具備公信力的驗證,讓自己進一步成為卓越的「A型」企業,才不會淪為集體漂綠的組織,同時備受輿論壓力。
目前國際協會Cosmos或Ecocert等天然認證,只需要業者提供自我宣稱的書面報告即可過關,缺乏公正的產品數據證明與工廠實地查驗。試想,如果產品原料沒有進入實驗室檢驗,又如何證明是「天然」?
破解產品真假天然的方式可以從「原料取得」與「包裝製程」來做檢視。在原料檢驗上,美國農業部USDA Biobased 就是驗證產品DNA的生物基天然永續認證,該認証的運用範圍大幅涵蓋個人護理產品、家庭與辦公用品、建材、包裝、餐飲服務等,以億元級精密質譜儀(AMS)「碳-14」的檢驗,測試產品中的「非石化成分比例」,得以計算出「天然」與「非天然」的百分比。
在包裝製程上,採用回收再製的PCR 材料,減碳幅度可高達60~80%,真正完成循環經濟;再者運用單一材質,去除不必要的電鍍包裝,還能進一步達到自然生態的維護。 圖/許多跨國美妝集團逐步採用回收再製的 PCR 材料。freepik
最近看見許多跨國美妝集團逐步採用25%或50% PCR材料作為永續宣誓承諾,但其實他們是可以做到100% PCR的材料運用,困住他們的只是商業利益的算計。如果他們再不面對2026年歐盟法規規範,我相信國際多數知名品牌將會面臨產品下架的巨大風險。
歐盟法令同時規範,不能利用碳抵換計劃得到的減碳額度就宣稱產品達到「碳中和」或「低碳」。聯合國也在COP氣候峰會提出強調誠信的反漂綠報告「Integrity Matters」,表示企業的淨零路徑必須以減少碳排的碳數據管理為主要策略,不能僅靠購買碳權抵銷碳排;同時減排目標必須涵蓋三個範疇的溫室氣體排放,若是尚未有範疇三的數據,企業或組織必須說明他們打算如何取得碳排放數據或估值。
企業必須負責任地進行範疇一生產製程直接碳排的減碳,同時從產品五個生命週期中去找出排碳熱點。然而,要針對範疇二的間接排放、範疇三消費端使用情境的碳排達成淨零減碳並不容易,因為範疇二大多是指間接能源使用,企業必須自設再生能源電廠或運用電能轉供來減少排放。
民生消費品的碳排大多是落在範疇三,必須要有外部的減碳額度來支持。就一瓶洗髮精來說,消費者的碳排放屬於範疇三就占了90%以上,而企業本身的碳排不到10%。也就是說,企業本身的減排量是無法抵銷消費者的碳排放量,因此碳抵銷就是達成碳中和很重要甚至是唯一的路徑。
全球均溫1.5°C已守不住,升溫2.5°C終將來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發布2023年《排放差距報告》(Emissions Gap Report)指出,全球溫室氣體(GHG)排放量一年增加了1.2%,達到574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新紀錄。科學家預測,倘若人類再不加強減碳行動,本世紀末的溫度可能比工業化前高出2.5~2.9°C。
氣候變遷已是全球無法迴避的人類生存問題,勢必加速國際相關法條的制定以驅使企業落實真正製程減排。英王查爾斯三世在COP28提及,「地球不屬於我們,而是我們屬於這個地球」,台灣也是屬於地球的,我真心期待台灣政府與企業必須認知到,做一個好企業比做大企業重要、否則製造再多的產品都像是一顆顆氣候炸彈,儼然成為氣候變遷的幫兇。
近幾年綠色浪潮全面席捲,台灣企業與組織開啟許多永續倡議與自我宣稱,然而如果沒有獲得任何第三方公平驗證,都將有漂綠的嫌疑,甚至不能定義為ESG企業。
如果你現在尚未開啟企業減碳行動的淨零轉型,當2026歐盟反漂綠法令一旦施行,勢必面臨嚴峻的生存考驗。你準備好了嗎? 原文出處:ESG遠見 文/葛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