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建築升級2.0專訪建築設計師洪英進
「永續就如同希臘神話中烏洛波羅斯食尾蛇,象徵無限及循環的意義。從生態學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永恆更生的生活方式;從循環的角度來看,是一種從搖籃到搖籃的模式;對於建築材料層面而言,更是一種終極的追求目標。」
此次綠建築升級2.0之品牌體驗館及全景玻璃步道設計概念手繪稿
執著於在大自然流動的能量間取得最佳的平衡,建築設計師洪英進懷抱對大自然的尊重,尋找人文的溫度與環境友善的共生模式,在珍惜每一種生物棲息地的同時,企圖創造流暢舒適的綠建築空間。
曾在台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從事人為生物多樣性研究、永續環境建築零耗能研究以及成功大學規劃設計學院環境行為研究的經歷,讓洪英進在建築設計的理念中更強調自然與環境的和諧共生。他說,「自然有自己的腳步,我們尊重它的行徑;我們處在一個同等的天秤上活著。」於是在龍潭高地的山坡上,矗立起一座質樸青灰色的清水模綠建築。透過引入自然的光、舒適的風來提升感官的舒適度,更揉入永續的概念與精神,將綠色植物串起內外部結構內,讓建築有了人文的生命。
讓我們一起跟隨洪英進的目光,從建築師的視角探索不曾發掘的綠建築之美。
Q: 為了因應龍潭氣候、風向、地形的特性,當時提出了怎樣的設計構想?
A: 本案可以說是我在研究所設計理論的實踐,與其説是對氣候丶風向丶地形的考量;我們更重視強調建築舒適性、健康性的被動式(誘導式)的設計。被動式設計具有在地性,除了適應當地的基地條件,更在低能耗的條件下,利用自然力,達到舒適健康的環境;這是一種更趨近於零耗能的綠色建築,也是對永續環境的承諾。
Q: 無論是此次改造升級還是在綠建築首次落成的設計、建造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點及如何克服的?
A:本案在一期工程中採用較高耗能的RC構造清水模設計,無論在排碳量或是在熱負荷環境的處理上皆與綠建築的標準相矛盾。因此,透過刻意延長建築物的生命週期,並在建築物的四個面向,皆採用不同的立面設計以應對不同的環境條件,以最大可能降低能耗。
綠建築北面因日照較少故採大面玻璃設計以加強室內光線品質,而西面日照較強,將樓梯設計為室外懸掛在墻面形成陰影以達到為建築物降溫效果
至於此次綠建築升級全新增建的品牌體驗舘,其挑戰性更大,除了必須解決位於人工地盤上的結構問題,還需克服因大量採用熱傳導更大的玻璃設計所造成的溫室反應;因此我們在通風及降溫的設計上更加積極,希望能改變溫熱的暖房,成為舒適健康的環境。
此次綠建築升級2.0全新落成的品牌體驗館頂部除安裝太陽能板外還採大面積玻璃屋頂設計增加採光
Q: 有沒有哪些綠建築設計是我們平常不容易注意到的?
A: 綠建築從來不只是減法設計,盲目追求減量而損及質的提升;而是在不增加環境負荷的狀態下,以最少量的材料,創造最多滿足舒適丶健康等複雜的功能。生態本是複雜多樣的,靠彼此弱連結以達到建全完善的環境。本案在風環境及水環境皆運用白努利原理(註1)並在水環境中加入科克曲線(註2),再現最大的生物棲地面積。建築物中央部分配合浮力通風及水幕牆降温。並以懸崖棲地的設計手法創造最大的綠覆率;即使在停車及機車空間也經過特別的安排,不但符合機能同時達到綠色設計的目標。
打破傳統,利用預留固定草地、水泥地比例空間比例,規範駕駛人停車習慣
Q: 您關於綠建築的定義?
A: 其實願意做綠建築的業主並不多,許多人一直有一個錯誤的觀念,認為做綠建築成本會增加,但成本增加的話就根本不符合綠建築定義。我們希望經手的每一棟建築物都是綠建築,即使是小住宅也不放過,其中也包括許多無人居住的空間。我們考慮的不是建築的類型,而是所在的區位與當地的環境,在使用最少的資源、最環保的材料的前提下,打造最合適的生活環境,這才是綠建築的真締。
天空農場的太陽能板支撐架以錯落的森林為設計意象
Q: 您怎麼理解「自然與野性的對話」?
A: 野性是不違背生物的生存意志。在我的信念裡自然是野性的,人類所建造的構造物應該也是有機的,如同生物體一般。建築物與自然不應該處在對立面,而是形成一個整體。只有與環境相契合,才能達成和諧共生。
註1:白努利原理:是流體力學中的一個定律,即無黏性的流體的速度增加時,流體的壓力能或位能(位能)總和將減少。丹尼爾·伯努利在1726年首先提出:「在水流或氣流里,如果速度小,壓強就大;如果速度大,壓強就小」。我們稱之為「伯努利原理」。
註2:科克曲線:科克曲線是一種碎形。其形態似雪花,又稱科赫雪花、雪花曲線。透過使用科克曲線以創造最大的生物棲地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