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的復育作為最早可以追溯至1980年代,各界開始關注起生態多樣性的問題。由於這樣的觀念要變成科普的知識,需要的時間非常漫長。直到2015年,聯合國在設定2030年前期望達成的永續目標中,將生態多樣性列為重要的目標,隨著各界對環境議題的日益重視,世界各國也開始投入其中。


山林的樣貌 生態多樣性的維護

我們在五月梅雨正盛的午後走訪台中大肚山,空氣有點濕漉漉,走入山間,空氣中瀰漫著土壤的味道、林木的味道,伴隨著我們窸窸窣窣的腳步聲。談論到初衷?臺灣山林復育協會理事長蔡智豪反問我們:「你知道什麼是生態多樣性嗎?」看著眼前生機勃勃的山林,林木盎然有朝氣,我們試著在腦海想像了一下。「你們可能會誤會,以為數量多就是好。」他接著說。原來生態多樣性的「多」指的是在地生物評估物種的多樣。每一個地方的環境條件、氣候都不一樣,局部的生物種類跟另一地自然也不盡相同。小至大肚山的生態,雖然海拔與林口台地、陽明山相近,但生態卻完全不一樣;大至臺灣島上的多樣性、亞馬遜河的多樣性也沒辦法說在一起。

實際進入山林,讓民眾反思山區的問題與改善的行動

實際進入山林,讓民眾反思山區的問題與改善的行動

蔡智豪理事長表示,一個地方會有它應該有的樣貌,應該有的輪廓,每種生物在其中的角色,就像整個社會的縮影,唯有在自己的位置上「各司其職」,才能維繫良好的生態平衡。他更舉例說明:一棵大樹可以庇蔭底下的其他植物,山林間的許多小生物再以這些植物為食,而小生物為繁衍後代留下匆忙的足跡,帶走了樹木的種子,然後樹木因而在另外一處發出新芽,又是一片生機。

「保護生態多樣性,是為了維持生態的平衡」,為了想把這些觀念更普及地傳達給一般民眾,臺灣山林復育協會成立四年來,他們以研究的角度出發,接軌政府與民間在環境保護上的具體作為,利用自身在學術界的專業知識,為復育山林、維持生態平衡而努力。

大肚山原始森林的消失與復育

再往林間走一點,我們看到了幾株發了芽的幼苗,那是臺灣山林復育協會為了大肚山的山林復育計畫而培植的。過去十幾年,因人為開發與其他干擾,使得大肚山的天然森林逐漸消失。蔡理事長告訴我們,他們整理了過去日治時期的標本紀錄,發現其中載錄了80種大肚山原生樹種。再對比鄰近八卦山、大坑、火炎山的原生山林,以地緣關係推估大肚山原生山林的樣貌,大肚山居然有著將近112種原生樹種,原來那麼豐富的山林,現在卻有將近八成樹種已經消失了。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為復育大肚山林,特別培育原生樹苗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為復育大肚山林,特別培育原生樹苗

如果這些山林就這麼消失了,對我們會有什麼影響呢?以大肚山來說,它對於中台灣都會區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綠肺」,可以淨化空氣、吸附懸浮的汙染雜質,還像一座綠色水庫一樣藉由吸收水分,進行水資源的循環。山林對於我們來說就像是維持生態平衡的「總機室」,也是我們觀察環境變遷的重要指標,不只是山林裡面的生物,它更見微知著的影響深遠至地球上的萬物。

有鑑於此,2019年四月的某個午後,協會偕同多方人馬,包括政府公部門、民間團體,一起到大肚山種下300株原生樹苗,以60種重要的喬木作為復育計畫的梁柱;如果計畫成功,梁柱打得穩,其它植物與生物就能在它的庇蔭下順利生長,生態多樣性的生態循環就可望依此建立,協助復育原生山林、維持生態平衡。蔡理事長感性表示,世上萬物環環相扣,守護山林友善的作為,最終回歸的,是我們生活的環境。

串聯綠色力量 與土地共生

守護環境的作為也在各地發芽逸散。除了台中大肚山,屏東縣霧台鄉愛鄉發展協會的魯凱族夫婦──Sula Sukimadimi與妻子勒斯樂絲致力於種回一整片原生山林,他們熱愛這塊土地,瞭解這片山林,更知道什麼樣的樹種會在哪裡出現,應該在哪裡出現。他們說:「別的事情不懂,但種樹是我們最直覺性可以做的事情。」把對的樹種在原本屬於他們的地方,是夫婦倆堅持的信念,因為部落中的耆老曾教誨,山林樹木必須好好保護,他們族人的生活哲學是「與自然共生,不破壞自然的平衡」。山林大樹結果可以供部落採集、供野生動物覓食,部落在狩獵野生動物時從不予取予求,不破壞生態鏈的平衡,人類更應如此!他們單純的信念,做好的事情,做對的事情,只因我們與土地是共生關係。

原始森林的大樹 可以庇蔭守護底下的植物

原始森林的大樹 可以庇蔭守護底下的植物

在國外,守護林地與其中的生態概念也正備受重視,巴西政府實施「亞馬遜流域防止和控制森林砍伐行動計畫」(PPCDAm),為了保護地球生態循環最重要的「肺」。這項計畫減緩雨林開發起了不少監督成效。巴西政府在實施計畫期間制定並擴大許多保護區,將具有嚴重毀林率的城市列入「聯邦黑名單」。透過媒體和非政府組織共同監督,迫使各地正視雨林破壞的問題,以及守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期望各界攜手守護環境的良善作為能夠長成大樹,透過各地綠色力量的串聯,保護我們生活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