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茶廠、在地客家人與這片土地緊密相連。鄰近歐萊德總部的桃園龍潭山區,是台灣重要的產茶區之一,在台灣茶葉發展史上,占有一定的重要角色,此區擁有獨特的酸性紅土礫石層,透水性高且帶有豐富的礦物質,氣候高溫多雨,晨昏常有一層薄霧籠罩,形成了茶樹種植最優良的環境。本期封面故事, 在介紹過用 WWOOFING 方式體驗澳洲有機農業人文生活、台灣花蓮原民的百年水圳梯田良米後,歐萊德採訪小隊繼續探訪在地客家人與這片土地緊密相連的故事,請跟著我們的腳步,一起飲一杯百年老茶廠的安心「台灣茶」吧!
歷經多代的傳承 堅持做好茶
隨著臺灣茶業發展史一路走來的「福源茶廠」,起源於日治時代,創辦人收購茶葉,透過當時的洋行或日本商社銷售到世界各地。後於 1949 年為提升產能,擴大生產規模而建廠,時值茶葉發展興盛時期,全台年生產量約有二萬五千公噸,其中福源茶廠幾乎占了全台產量的十分之一;70 年代台灣社會逐漸轉型為以工商發展為主,農業逐漸沒落,但福源茶廠仍然堅持最初的理念,直至今日仍保留百年歷史紅磚廠房,並且堅持傳統製茶技術,運用古董級英國傑克遜式揉捻機,重現茶葉原生原作的自然甘甜,保留傳統工法的茶葉天然馨香。
跟著福源茶廠第四代傳人黃文諒、范寶珠的腳步,我們走在清代時期已開墾的石階古道,看到在石階角落旁供奉著石頭,那是早期客家先民所供奉的石頭公,也是客家人對土地崇敬心意的具體表現。黃文諒說:早年客家族群來到這片丘陵地,有位先民躲在一塊大石頭後,躲過敵人攻擊,石頭從此有了神性,藉由祭祀石頭公,表達讓我們豐衣足食的感謝,更多的是,感謝這片土地賜予我們的一切。
遵循傳統工法 將蟲害變成黃金
黃文諒夫婦不只在製茶技術上堅持傳統工藝,在茶葉的種植上,也盡可能地採用與自然共存的農法,讓茶園中擁有著豐富自然生態;小綠葉蟬、紅蜘珠、草 蜢、椿 象⋯等,走一趟茶園,如入豐富的生態展示區。其中,小綠葉蟬更是成就在地特色茶葉 – 東方美人茶的大功臣。東方美人茶生長在背風面、潮溼、日光充足且無污染的地方,再接受小綠葉蟬的附著吸吮,雖導致茶葉的外觀受損,嫩葉無法進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可是也因為茶葉經小綠葉蟬啃食,其自體防禦系統將會啟動,散發出強烈花香或蜜香,造就茶葉特殊的蜜香風味。
背著竹編茶簍、身著花布衣裳的范寶珠,帶領採訪小隊深入茶園,體驗摘採具有獨特薄荷、肉桂香味的台茶 18 號紅玉紅茶,范寶珠邊示範著採茶手技及一心二葉的採收方式,同時提到,茶園裡有些蟲害雖然會影響到茶葉的生長,但不需要去殺害牠們,採用共存的方式讓彼此都有收穫,茶農有茶可以採收,小蟲們也可以吃飽,她一邊說明一邊半蹲檢查茶樹根部,靠雙手拔除藤蔓、雜草,就像照顧嬰兒般細心呵護茶樹,同時更印證她說的「眼到、心到、手到」,才能產出人們手中的一杯安心好茶!
走一趟茶園,我們看到百年老茶廠與這片土地深刻的情感,歷經台灣農業興盛與沒落,仍然屹立不搖持續經營,打造生產、生態、與大自然、土地共存,並取得最好的平衡,對他們來說這些不過是他們最簡單的生活,但對我們飲茶人來說,卻是一份值得珍惜的用心;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做茶人”用心維護在地文化,並感受到擁有百年建築老茶廠所傳遞的溫度。期待這份初心能繼續傳承、堅 持,讓更多人有幸共同參與感受。